首页 >> 我们的项目 >> 字节跳动古籍保护
字节跳动古籍保护 ByteDance ancient book protection

2021年6月,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捐赠1000万在我会成立字节跳动古籍保护专项基金。同时,我会与国家图书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围绕古籍修复、人才培养、典籍活化等方向,以期达成“古籍保护4个100”的工作目标。即修复100册件古籍、培养100个古籍修复人才、讲述100个古籍故事以及形成100个古籍趣味词条。同时,配合重点项目节点推出线上、线下结合的公益推广活动,普及古籍知识。


一、珍贵古籍修复项目

依托“珍贵古籍修复项目”,计划修复104册珍贵典籍。第一批由国家图书馆提报70册件珍贵古籍修复,包括重点藏品《永乐大典》“湖”字册、《大清律例附例》、样式雷、长江黄河相关舆图等古籍、舆图、拓片。项目于2021年10月立项,随后启动工作;第二批由九家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包括天津图书馆(天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山西省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南京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云南省图书馆、天一阁博物馆、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提报34册件珍贵古籍修复项目。

二、古籍修复高级人才培训班

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与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联合开展3期“古籍修复高级人才培训班”活动,计划培养100-110名古籍修复人才,培训人群为全国古籍保护单位和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保护单位的高级古籍修复技术人员。其中,全国古籍修复技术与工作管理研修班 2 期,分别于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和国家图书馆举办,目标培训人员 50-60名,培训群体为全国各古籍收藏单位的高级古籍修复专业技术人员;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修复培训班1期,计划在昆明市(云南省图书馆)举办,目标培训人员40-50名,培训群体为全国彝文古籍收藏单位的高级古籍修复专业技术人员。

三、晒书活动暨《永乐大典》研学活动

项目主要内容是围绕《永乐大典》开展线上知识问答、展览、公益研学活动。活动以“晒国宝”“晒经典”“晒技艺”等为内容,采用剧目演出、讲座、永乐寻踪等方式,展示《永乐大典》前世今生以及相关的古籍保护知识。

四、纪录片《穿越时空的古籍》

此项目为九集微纪录片,包括古籍的历史沿革、古籍修复、古籍修复技术、古籍活化利用(古籍里的历史文化、传统美食文化、传统服饰文化)等主题。并集合多位专家、学者进行专业解读,为古籍活化利用提供专业指导与支持,通过专家对话、实景展示、科技复原等通俗易懂的形式进行呈现。

五、古籍活化素材库助力公众倡导

通过搭建素材库平台,面向公众和自媒体展现100个古籍趣味词条,鼓励专业的古籍文化传播创作。通过古籍活化助力公众倡导项目,招募大V创建以创意视频为主的轻量化网络节目,讲述100个古籍故事。


一、珍贵古籍修复项目

1、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项目(70册件),项目于2021年10月立项,随后启动工作,计划于2022年10月基本完成修复工作;

2、九家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古籍修复项目(34册件),项目于2022年3月立项,随后启动工作,至2022年9月已基本完成22册件古籍修复工作,有序推进中。

云南省图书馆云南珍贵彝文古籍修复项目修复成果

1.jpg


彝文古籍《丧葬经》修复前

2.jpg


彝文古籍《丧葬经》修复后

3.jpg


彝文古籍《彝族九方图》修复前

4.jpg


彝文古籍《彝族九方图》修复后

5.jpg


彝文古籍《天地起源传说皇帝故事》修复前

6.jpg


彝文古籍《天地起源传说皇帝故事》修复后

7.jpg


彝文古籍《丧葬查姆故事》修复前

8.jpg


彝文古籍《丧葬查姆故事》修复后

9.jpg


彝文古籍《祭祀驱邪经》修复前

10.jpg


彝文古籍《祭祀驱邪经》修复后

11.jpg

彝文古籍《丧葬查姆故事》第一叶修复前后对比


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藏珍贵古籍修复项目修复成果


《北曲联珠》修复前后图片

12.jpg

13.jpg

14.jpg

二、古籍修复高级人才培训班

2022年7月14日,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字节跳动公益支持,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云南省图书馆承办的“第十三期全国少数民族古籍修复技术培训班”在云南省图书馆举行结班座谈会。此次培训班为期12天,共有来自云南、四川、甘肃、内蒙、贵州、广西、西藏、宁夏8个省区市的50名学员,修复完成珍贵彝文古籍《查姆》22册,539叶。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精心设置课程,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邀请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朱崇先、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易晓辉分别为学员们讲授了《民族古籍整理研究述要——以彝文古籍整理为重点》《中国手工纸及古籍用纸情况》,邀请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云南传习所导师杨利群为学员讲授修复实践课。培训班还特别邀请了杨玉良做了《传统手工纸理化性能漫谈》的讲座。

15.jpg

16.jpg

17.jpg

另外,计划开展的全国古籍修复技术与工作管理研修班 2 期,分别于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和国家图书馆举办,目前因疫情原因延期开展。

三、晒书活动暨《永乐大典》研学活动

项目于2021年9月立项启动,线上知识问答已于2022年4月开展,线下活动因疫情原因延期开展。

四、纪录片《穿越时空的古籍》

项目于2021年7月立项启动,2022年3月18日,九集微纪录片《穿越时空的古籍》在西瓜视频上线播出。该片通过视频讲述古籍高冷面具下那些鲜活、有趣、动人的故事。微纪录片《穿越时空的古籍》4月15日收官,截止4月19日累计播放量已超过3400万次/次,抖音话题播放量超过2900万次/次,并在知乎、豆瓣、微博等社交平台引发广泛讨论。微纪录片传播期间,相关主流媒体及KOL高度认可微纪录片的文化传承价值,共30多家媒体进行跟进报道。如新华网、光明日报、中国青年网、乌鸦电影等多家知名媒体及自媒体人跟进报道。

2022年6月11日,由国家文物局、中央网信办联合开展的2022年度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精品(新媒体)推介项目和入围项目名单公布。由我会、国家图书馆、字节跳动公益联合开展的《古籍守护公益项目》系列传播活动获评推介项目。经我会舆情监测报告,从3月份微纪录片《穿越时空的古籍》发布至今,共有约30家官方媒体平台发布了宣传文章,其中中央新闻平台以光明网、环球网、人民资讯最具影响力,共计约有500家网络信息平台发布或转载。在影响力方面,国家文物局推送文章“2022年度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精品(新媒体)推介项目和入围项目名单公布”,阅读量1907(截止6.17),转载微信公众号有37个。自3月以来,微纪录片《穿越时空的古籍》在微博获得了432万的阅读量和3700次以上的讨论量,公众评价的高频词有“宝藏纪录片”“匠人精神”“年轻的古籍”等,表现出对这种创新形式纪录古籍修复的强大兴趣,以及对古籍保护事业的理解和支持。抖音平台“#穿越时空的古籍”话题播放量达3821.5万次。在微信公众号平台,如中华书局、旧书库、文学报、凹凸镜DOC、浮生书影等图书和古籍行业的公众号对微纪录片进行了推送宣传。

五、古籍活化素材库助力公众倡导

项目于2021年7月立项启动,目前正在开展中,计划2022年下半年结项。


字节跳动古籍保护专项基金 收入1060万元 已支出364万元


>> 古籍修复成果 | 104册件古籍重获新生 2023-05-19
>> “同心护珍宝 聚力续华章——‘字节跳动古籍保护专项基金’成果展”在国家图书馆开幕 2023-05-17
>> 第十一期全国古籍修复技术与工作管理研修班成功举办 2022-11-29
>> 古籍修复成果|古籍保护与利用公益项目取得新进展 2022-08-03
>> 古籍守护公益项目获评2022年度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精品(新媒体)推介项目 2022-06-18
>> 纪录片《穿越时空的古籍》全方位践行古籍守护 2022-04-15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将资助修复这些珍贵古籍 2021-12-02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与国家图书馆合作签约暨字节跳动古籍保护专项基金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 2021-06-18
每页显示 15 项第 1/1 页 当前检索结果共有 8 条信息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版权所有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京ICP备12015914号-1
联系电话:010-64025850 邮箱:zgwbjj@163.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390号


进入企业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