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城保护公益专项基金 >> 新华社带你直击长城保护修缮现场
新华社带你直击长城保护修缮现场
2020年08月03日

                          

7月29日,新华社记者到达喜峰口西潘家口段长城保护修缮项目现场,零距离探访长城修缮。

2020年7月,1段边墙外侧搭建上料台

喜峰口西潘家口段长城保护修缮项目是2016年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携手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启动“保护长城,加我一个”的首批项目之一,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2016年“保护长城,加我一个”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2017-2018年间项目总筹款2300万元,其中公开募集320万余元,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捐赠1500万元、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vivo)捐赠405万余元、东莞市永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oppo)捐赠59万余元。

2019年8月,二期修缮段落全景

潘家口位于河北省迁西县和宽城满族自治县的交界处,自古以来作为南北交通要道,是兵家要冲之地。此段长城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洪武初年设潘家口关,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建新关,并筑关城,万历年间城墙包砖加固,是明代蓟镇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则是朝贡贸易、水运物资的重要集散地。上世纪30年代作为大刀队的活动区域,是长城抗战的战场之一,至今边墙上仍然留存着子弹的痕迹。

 

2020年8月,露出水面的2号敌台及边墙

上世纪70年代,引滦入津,修建水库,潘家口关城及部分边墙被淹没,形成了风景秀丽的水下长城,依据水位变化,时隐时现,吸引海内外游客的关注。

2020年8月,二期修缮工人在边墙上搬运物料

2020年8月,搭建吊装机械搬运石料

此次保护修缮总长度1005米,包含四座敌台(1-4号),分两期进行。

一期:2018 年由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宽城县文管所、平泉市文管所等专业人员对4 号敌台及两侧城墙开展了考古清理工作,并在2019年完成一期长城主体的修缮任务,在保护理念、设计施工一体化、资金管理等多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二期开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9年8月,主体完成修缮的4号敌台

二期:2019年开工,由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完成了2-3号敌台及两侧边墙的清理,同时我会也启动了二期工程的数字化记录,将箭扣项目的尝试引入到该项目中。项目计划在2021年年初完工。

2019年9月喜峰口二期开工仪式

二期与一期修缮情况较为不同,正如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励小捷先生在开工仪式上指出的:“二期工程比一期相比,工程量加大,施工环境复杂,尤其是涉及水下长城不论是从技术要求还是组织难度上都是有一定的艰巨性和挑战性。为此,提几点希望:一是坚持科学的文物保护理念,在原状保护的基础上开展创新性探索;二是提高技术,像绣花一样修缮长城,确保工程质量;三是坚持长城修缮档案的维护,做到全过程信息的同步留存。四是把保护与利用结合起来,做好必要的考古调查和相关史料研究,揭示这段长城的历史文化内涵,为今后的长城旅游奠定基础。五是把长城保护和生态保护结合起来,潘家口水库是天津、唐山重要水源地,生态环境尤为重要,要向对文物最小干预一样,对生态坚持最小干预。希望二期工程在这方面为全国提供经验。希望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努力,将喜峰口西潘家口段长城保护修缮项目做成优质工程和示范项目!”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将在社会力量参与长城保护工作这条道路上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创新,延续长城生命,弘扬长城精神,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力量。

现场照片来自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


 
版权所有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京ICP备12015914号-1
联系电话:010-64025850 邮箱:zgwbjj@163.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390号


进入企业邮箱